在A大队与702团进行演习的过程中,有这样一段情节:当时白铁军做出了极为冒险的举动,结果被袁朗一枪击中,这场战斗还顺带引发了整个钢七连的火力压制。而成才也不甘示弱,迅速掏出自己的狙击镜开始瞄准,准备一枪将袁朗击倒。然而,还没等成才开枪,袁朗却抢先行动,一枪直接撂倒了成才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成才并非胸口中弹,而是头部直接中枪。
要知道,当时成才使用的是85式狙击步枪,这款枪是仿制苏联的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,其精度和准度都是有保障的。而袁朗使用的是一把95式突击步枪,并且这把突击步枪并没有配备瞄准镜。要是装了标配的瞄准镜,能打中成才或许也不稀奇。但问题是,在如此远的交战距离下,成才居然被袁朗一枪撂倒,这显然有些让人难以理解。
其实原因说起来也简单,就一个字——“练”。说到底,袁朗的水平是通过大量训练练出来的。与传统士兵不同,像成才、许三多等人,他们都是普通步兵出身,大多数士兵缺乏实战经验,最多也就是在演习场上积累一些经验。而袁朗则不一样,他是经过实战磨砺出来的高素质老兵。很多人可能对此不以为然,觉得他们不过是经验丰富一些罢了。实际上,训练经验丰富的老兵有着很强的意识。
其次就是“子弹喂出来”的效果。A大队的经费充足,训练水平也很高。从他们对枪械操控的熟练程度就足以看出,袁朗也是经过大量子弹的训练才得以达到这样的水平。在后续成才和许三多进入A大队时,有一个实战射击训练的考核剧情,袁朗拿起武器对着靶心一阵扫射,丝毫没有犹豫。由此可见,袁朗应该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子弹消耗训练,其水平由此可见一斑。
当然,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,那就是袁朗丰富的实战经验。在剧情中,袁朗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,都给人一种非常圆润的感觉,看起来就像一个滑头。但实际上,这都是实战经验锻炼出来的。这种实战经验的丰富程度,可比那些所谓的“兵油子”要强上许多。这种经验让他的意识流十分到位,这就是为什么成才瞄准袁朗后,袁朗能够立刻果断反击开枪,毫不拖泥带水的原因。
最后,还有一点可能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,那就是他们当时的交战距离很近。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,就是成才狙击镜的倍率调整情况。我发现他调的是1倍镜,这意味着什么呢?按照成才这个狙击倍率来计算,他们两人的交战距离不超过100米。而考虑到成才通过瞄准镜看到对方还有那么大的身影来判断,他们两人的实际交战距离可能不到5米。